第八十一章 台阶-《两球成名》


    第(2/3)页

    “刚才朱导跑来劝说,觉得我这样做没必要,风险与收益不成比例。”

    “我只能很遗憾地告诉他,既然已经说了大话,硬着头皮也要往上冲。不然临时收回成命,接受好意,那赢了也不光彩,也会被人说三道四。”

    语气平静的两句话一说完,所有人都淡定不能了。

    这他娘的.......好心被人当成驴肝肺!

    既然左右不是人,华山一条路,往前冲!

    “当然,坚持原则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场比赛结束之后,出征亚洲杯的大名单就要出炉了。如果夸下海口又没能兑现实力,咱们丢的不止是人,还有位置。”

    语气依然平淡,声音也不大,可听在所有人耳朵里却嗡嗡作响。

    谁也没有想到,赌注居然这么大!

    “明天见。”

    说罢走人,任凭一堆记者在身后穷追不舍,始终不一言,一直没有回头。

    ......

    为何要赌这么大?

    当真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足足一个月都没碰几次球,还能在场上呼风唤雨?

    王*丹从未如此闹心过。

    自家人知自家事,她很清楚,自己风光无限的背后,是眼前这货的骄人成绩,她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不过有人红就会有人眼红,选择高调出击就会放大风险,缩小斡旋余地。何况是这种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甚至把比赛结果与国家队的位置直接挂钩,并公布于众的做法!

    难以避免的,她有些患得患失了。仿佛正处于人生得意阶段的时候,突然被告知银行帐户可能会被冻结一般。她凭生第一次怀疑起尤墨的动机,认为这货下了一步臭棋。

    虽然她也知道,没有足够动力的比赛是踢不出高水平的,但这种不动则已,一动就置自身于悬崖边的做法,实在出了她的承受能力,以至于争辩的念头都没有了,只想摇头叹息。

    可叹息有什么用?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队伍磨合是个大问题,相比对手来说。”

    与王*丹不同,李娟的心情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觉得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身为内行,看到的问题也比很多人高明。

    李京羽,隋东谅,张笑瑞,李贴,李建,姚厦,这六个家伙与尤墨不存在配合问题。孙寄海,范智毅,杨辰,卫群,这四位都没有和他做过队友,彼此之间的了解太少太浅,哪能奢望默契配合?

    尤其是后防线这种不允许犯错的位置,他的存在会让其它三人无所适从!

    “意思是说,四后卫不如三后卫?”

    尤墨点了点头,没去管一边长吁短叹的家伙。

    “是的,可能临时变阵会带来位置上的混乱,但352阵形有很强的中场控制力,只要两名翼卫能上能下,攻防两端都会有保障。”

    李娟赛前功课做的很足,此时说起头头是道,“恰好左边前卫隋东谅度快,单兵作战能力强,右边前卫姚厦度更快,爆力一流。有这两人在,边路防守压力不大,不如改打三后卫,释放你的攻击力。”

    听完这段洋洋洒洒的战术,尤墨还没表态,王*丹像是找到开门钥匙一般,眼睛亮了起来。

    她其实也不是小瞧自家人,只是打下江山之后还没来及享受,就把自己变成众矢之的做法,实在有些出承受范围。

    从这一点来说,她的冒险精神还远远及不上身边这家伙。

    当然,身为秘书最重要的是执行能力,太过冒险的家伙也不适合当秘书。

    “嗯,不错。卫大侠以前踢过中卫,现在年纪大了,边后卫这种体力活要求有点高,还不如踢三中卫。孙寄海的助攻能力有些浪费,不过姚厦的体力可能坚持不了9o分钟高强度比赛,两人可以在最后3o分钟互换位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