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落幕与花絮-《美娱收割者》
第(2/3)页
当初为了马克思身份曝光这个情节的合理推进,他不得已设置了一个**男记者嘲讽了媒体人,所以他就必须用一个正义的女记者清除仇恨值。
这个做法不一定高明,但起码姿态摆在那,让人挑不出毛病。
女记者返回采访马克思夫妇的时候,何莉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出了:“是的,我是何莉·佩恩,马克思的妻子。”
音乐起,字幕升起来,镜头慢慢拉远,升高,全场观众起立鼓掌。
然而凯萨三人和剧组成员大部分都坐在原地没有动。
起初观众还感到纳闷,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在黑屏之后,真正的“正片”开始了。
是的,真正的“正片”就是传说中的“拍摄花絮”。
据说第一部在结尾播放拍摄花絮的电影是香江成龙的电影。
好莱坞这边目前还没有流行这个风气。
为什么叫“正片”?这来源于成龙的一句笑谈。
他说:“我最怕你们(指的影迷)说花絮比正片好看。”
从此,一些成龙的影迷每到结尾花絮的时候就会大喊“正片”开始了。
凯萨这部花絮他自己的镜头很少,大部分是威利斯和一些配角的失误镜头。
以他为主要目标的纪录片已经用录像带的形式同步发售了,其中详细记录了凯萨作为导演是如何制作这部处女作的。
估计影片公映之后,这部纪录片的销售可以创下一个记录了。
凯萨的粉丝超级多不说,有志于电影制作的在校生,爱好者,好莱坞一干从业人员,甚至导演同行们是一定会买回去研究和收藏的。
光凯萨知道的几位已经预定的大咖就有科波拉、卡梅隆、斯皮尔伯格、库布里克、雷德利·斯科特、马丁·西克塞斯这些位。
预定最少的是库布里克,要了五盘带子,最多的是科波拉和卡梅隆,每人都预定了十盘带。
这不是捧场,捧场只是附带功能,作为一个风格独特到可以开创一个时代的作品,买录像带回去逐个镜头拉片研究简直太正常了。
何况这不是电影,而是记录凯萨执导创作过程的专业纪录片,这就更需要来回倒带耐心的研究了。
录像带可不像以后出现的碟片,录像带的每一次播放就是一次对磁性的消耗,这个东西真心经不起逐个镜头的拉片学习研究。
这个录像带横行的时代,任何一个学习电影的学生或者从业者在学习和研究一部电影的时候都不会只买一盘带子的。
实际上,任何电影的花絮都足够的搞笑,因为人类总能从同类“愚蠢的失败”上找到笑点。
而且播放花絮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行为,看着花絮当中展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NG方式,以及貌似高大上的巨星演员和神秘的导演也有不为人知的逗逼一面,观众和主创人员的心理距离会无形中被拉进。
很多黑转路人,路人转粉,就是看了花絮或者类似曝光明星逗逼值的视频之后发生的。
比如凯萨前世记忆中,华夏女星蒋欣在小咖秀上自拍的那段著名的“金星橙汁梗”,在当时立即引来一大堆路人转粉。
花絮起到的就是类似的效果。
当然,有偶像包袱的就干不了这种事了,自己都觉得自己太**,让路人怎么粉你?
观众再次坐好,在欢笑中看完了全部花絮,竟再次起立用更热烈的掌声表达他们对电影的喜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