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火器工坊-《伐清1652》


    第(3/3)页

    “若是这样,先不要尝试了,加紧生产要紧,现在最重要的是满足大军的装备需求,至于刺刀的事情,可以缓一缓。”

    孙可望之前也想过给火枪装上刺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还是授意王应龙让工坊试试,现在见是这样的情况,也就暂时放弃了。

    他现在需要的是快速生产大量廉价的火枪以装备部队,完成第一阶段的扩军任务,以云贵川湘桂五省的实力,还不足完成十万大军的扩张和换装,刘文秀,冯双礼,马进忠,李来亨等人扩军所需的军备补充还得等到广东收复之后。

    “是,国主陛下!”施维拉应道。

    “先生,火枪试验场开始工作了?”孙可望放下手中的火枪,看向施维拉问道。

    “国主陛下,已经有几款火枪开始试验了,现在还在评测效果,如果达到了量产要求,便会立即投入生产。”施维拉神态自若,又回答道。

    “嗯,好。”孙可望点了点头,鼓励道:

    “孤现在已经安排人在军中收集火枪改进的需求了,很快就会送过来。现在的火枪还是重了些,你们要多试,是该长一些,短一些,枪管要多厚,要用多重的弹,多少火药,在七十步内要破多厚的甲,能不能做到一百五十步还有杀伤力,这些都是要一步步改良的。

    如果新枪实验成功,可以投入生产了,对应的工匠都会有奖金,等级和月响也会相应提上去,孤是绝不会亏待你们的。”

    施维拉一听,眼珠子忽然一转,赶紧问道:“国主陛下,不知大明皇帝是否已经批准了我们在这里传教和建教堂了?”

    孙可望为了关键时候可以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也为了从这些传教士这里榨出更多的价值,便和这些葡萄牙人说了要询问过永历皇帝才能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先生放心,皇上已经快答应了,只是皇上他忧心战事,若是先生能够和几个传教士朋友说说,让他们尽快翻译出一些炮兵书籍,皇上一开心,说不定就准了!”孙可望并不打算那么轻易松口,继续拖延道:“本万已经安排人开始建教堂了,就等先生们的好消息了!”

    施维拉一听,心中顿时大喜,笑道:“国主陛下,这没问题,我们会加快翻译的。”

    孙可望笑了笑,又开始画大饼了:“本王欢迎先生介绍更多博学多才的传教士朋友来到大明传教,到时本王一定奏请皇上,让先生们在各地建立教堂,救赎大明的百姓!”

    孙可望还想要骗更多葡萄牙人来为他效力呢,虽然说借着永历皇帝在拉扯,但该办的事情他还是要办的,传教而已,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