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我跟你们说,我听我二大爷说,当时展厅里人头攒动,各国专家都在对着一幅据说是十八世纪的油画评头论足。陈阳就站在那里,不慌不忙地观察了十分钟,突然开口就把那画的七寸给拿捏住了。他当场就看出了那幅油画是赝品,而且说得有理有据,连画布的年代、颜料的成分都分析得明明白白。” 说着,宋青云还轻轻一撇嘴,“那些外国专家一开始还不服气,可等陈阳把细节一条条列举出来,他们的脸色就变了。最后连米国最权威的鉴定专家都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当场认可了他的判断!” “陈阳这一次的表现,那真是让咱们在国际艺术交流上打下了一个响当当的基础啊!”宋青云说到这儿,激动得站起身来,“原因说起来很简单,就一个字,懂!” “陈阳的本事,你们都见识过,这小子不光懂咱们的国画,连西洋画的门道也摸得透透的。那些洋鬼子原本还趾高气扬的,结果一个照面就被陈阳打回了原形。” 宋青云一边说着,一边激动的手舞足蹈一般,“你们是没看见,当时那些外国专家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精彩!我们华夏人终于在国际艺术界挺直了腰杆,究其原因就是一个,陈阳懂!他是真懂,不是那种装模作样的懂,是把人家的东西都研究透了的那种懂!” 说着,宋青云的声音忽然柔和下来,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这事儿啊,就跟咱们农村老娘们对骂一样,你骂我家老爷们不行,我就能立马反击说你老爷们连三分钟都挺不了;你要是敢说我是破鞋,我马上就能怼回去说你是养汉的。” “这些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就是得站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反过来要是一个县长夫人骂一位普通农村妇女,你们说,她还敢还口么?” “这不,经过这次艺术交流会的惊艳表现,咱们现在可争气了!”宋青云的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战车国那边已经发来了三个月后的艺术交流邀请函。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可是近些年来,头一回有艺术大国主动向我们华夏发出邀请啊!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终于开始正眼瞧咱们了!” 宋青云激动地拍了一下巴掌,声音洪亮地说道:“所以说啊,我们古董圈子不能再像老一辈那样固步自封了。要学就得学全面,眼光要放开、放远。不光要懂自家的东西,还得懂人家的门道。这样才能真正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 最后,宋青云转过身来,目光炯炯地看着秦浩峰和柱子,嘴角挂着一丝玩味的笑意,“我看你们俩小子刚才说得头头是道的,今天这样,我就站在这里,你们给我好好讲讲。要是能讲清楚了,那自然最好;要是讲不清楚,哼哼,我这巴掌可不是白举的,一人赏你们一记大耳光子!” 港城华夏代表团驻地的大会议室内,巨大的水晶吊灯洒下柔和的光晕,映照着安德森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庞。此刻,他正操着一口略带喉音的英语,语气诚恳地宣读着正式邀请函,身后几位身着深色西装的战车国代表团成员不时点头附和,气氛庄重而热烈。 宋开元端坐在长桌一侧,花白的眉毛微微上扬,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显然对这个邀请的到来感到意外却又不失欣喜。对面的耿老则是一身唐装笔挺,目光落在邀请函上那盖着的鲜红公章上,嘴角不自觉地泛起一丝笑意。 “非常荣幸能邀请到二位以及贵国的代表团访问战车国,”安德森双手交叠放在桌面上,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三个月后的艺术交流会,相信能为两国艺术文化交流翻开新的篇章。” 话音刚落,宋开元便爽朗一笑,端起面前的茶杯抿了一口,随即放下杯子,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安德森先生盛情,我等自然欣然接受。”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我们华夏有不少珍藏的艺术瑰宝,届时定会精选几件带去战车国,让贵国的民众也感受一下东方艺术的魅力。” 耿老紧随其后,用温和却又不失力度的语调补充道:“不仅是交流,更是互相学习的机会。我们也很期待看到战车国最新的艺术成果。” 双方相视一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默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双方就展览的具体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洽谈,从策展安排到物流运输,每一个环节都商讨得十分细致。会议室内不时响起阵阵笑声,气氛轻松愉快。 然而,就在洽谈即将结束,宋开元正准备起身握手告辞之际,安德森忽然收起了脸上的笑容,身子微微前倾,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开口道:“宋先生、耿先生,其实……我有个小小的请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