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决战前的准备(中)-《法兰西1794》


    第(2/3)页

    “这是路易-加布里埃尔-絮歇的档案,今年6月,救国委员会与军委会已正式晋升他为陆军准将。如果你觉得适合的话,我想让他来担当你的参谋长。”

    安德鲁的最后一句,强调的是“你(奥什)的参谋长”,而并非“布列塔尼军团的参谋长”,那是他在暗示自己会尊重奥什的意见。

    等到基伯龙半岛战役过后,安德鲁会将立下战功,并晋升准将的贝西埃尔从布列塔尼军团调走,接替即将调往瑞士军团的霍斯准将,担当近卫骑兵旅的第二任指挥官。

    与作战勇敢、为人忠诚、服从性强的贝西埃尔不太一样,出身富裕家庭,又读过正规大学的絮歇,属于一名典型的智将。

    在另一时空的1807年至1814年的半岛战争中,絮歇证明了自己杰出的独立指挥能力。他不仅是唯一在面对西班牙游击队能做到常胜不败的帝国元帅,而且还通过刚柔并济、公正仁慈的行政管理手段巩固了法军在西班牙东北部(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的地位。

    以至于拿破仑在被囚禁圣赫勒拿岛期间,曾在回忆录中谈及说:“絮歇是一个品质和精神都得到了惊人提升的人。”

    当被问及麾下哪位将军最具才干时,拿破仑回答道:“这很难说,不过在我看来,应该是絮歇,之前是马塞纳。”

    另一次他又提到:“很遗憾人类中不能拼凑出他那样的人。如果我有两个像絮歇这样的元帅,我将不仅征服西班牙,而且还可永远占有西班牙!”

    也正是这个原因,安德鲁将絮歇调到布列塔尼军团,协助奥什尽早抚平法国西部的叛乱势力。

    房间里,奥什前后用了大约20分钟,仔仔细细的看完了絮歇档案中的教育与军事履历,尤其是安德鲁对这位年轻将领的高度评价后,布列塔尼军团的总指挥奥什随即接受絮歇准将,作为自己的主要助手之一,也是军团的代理参谋长。

    “安德鲁,我还有一个疑惑。”

    奥什望着安德鲁,问道:“你为什么不继续等待那一条大鱼上钩,却要在第二批流亡军登岛后,就指示我发动全面反击。”

    奥什所说的大鱼,就是路易十六的王弟阿图瓦伯爵,也是保王党认定的路易十八(普罗旺斯伯爵)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因为现如今的路易十八并没有子嗣,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了。

    军情局已提前掌握皮塞与英国-军方共同拟定的军事方案,其中贵族流亡军的登陆基伯龙半岛将分为三批:

    首先,是皮塞本人和赫维利伯爵带领首批四千人;然后,就是年轻的索布勒伊侯爵带领的两千人;最后一批,将是王弟阿图瓦伯爵带领一万多英国正规军士兵上岸,继而指挥所有的保王军作战。

    从军事上来说,如果能等到阿图瓦伯爵和一万多英国正规军登陆之后,共和国-军队再将加其聚而歼之,可以获得最大的战果。

    然而,安德鲁给予奥什的“建议”,却是在索布勒伊侯爵带领第二批流亡军登陆之后,就可以着手反击了。

    “我的朋友,原因很简单,你是从军事立场来考虑战果大小,而我需要从政治角度来分析利弊得失。”

    对此,安德鲁直言不讳的解释道:“比起激进保王党人的领袖,脾性暴躁,胸无城府的阿图瓦伯爵,他的兄长,那位支持宽容君主主义的路易十八才是共和国最有威胁的敌人。”

    事实上,路易十八是一个比哥哥路易十六。更聪明也更有决断更有手腕。当然也更加毫无原则的国王。

    后世曾有人说他专注于恢复旧时代的波旁王权(开明君主制),走历史倒退的步伐,不顾“大小布尔乔亚”的福祉,只知道对保守派势力卑躬屈膝,是个十足的软骨头。

    但在另一方面,当拿破仑和他的第一帝国纵横整个欧亚大陆,无人敢与其争锋的时候,唯有路易十八从不在拿破仑面前低头。他的桀骜不驯、执着赢得了许多对拿破仑却敢怒不敢言的各国君主的高度评价。

    穿越者甚至相信,如果路易十八有子嗣,并得到他的“言传身教”,复辟的法国波旁王朝或许可以存在的更久。
    第(2/3)页